2024 年 11 月 1 日

為人兒女五不怨,做人父母七不責


家庭關係和諧從古至今都是強調的重點,也是社會穩定的基石。

古人為此總結了一套「為人子女五不怨,為人父母七不責」的說法。

一起來看看你做到了幾條。

對孩子「七不責」

一、對眾不責:

在大庭廣眾之下,不要責備孩子。

孩子也是人,具有獨立的人格,也有自尊心,常常在公眾視線下被責備的孩子,不僅不能反思錯誤,性格也容易變得膽小懦弱,對人缺乏信任,產生自卑感。

二、愧悔不責:

就是說如果孩子已經認識到錯誤並且感到慚愧和後悔了,那麼此時父母應該停止繼續責備孩子。

本來批評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夠反思錯誤,過度指責會讓孩子抗挫折能力下降。

三、暮夜不責:

睡覺前不要責備孩子。

如果此時責備了孩子,他帶著沮喪失落的情緒上床,要麼夜不成寐,要麼噩夢連連。

長此以往,對身心都有傷害。

四、飲食不責:

正在吃飯的時候不要責備孩子。

如果父母習慣一到吃飯就數落孩子的不是,容易導致孩子心理上懼怕和父母吃飯,或者形成吃飯的時候很難和別人說話的性格。

同時,在吃飯時的負面情緒,會影響消化功能的完善。

五、歡慶不責:

孩子特別高興的時候不要責備他。

情緒大起大落對人的身體傷害甚至遠遠超過一次普通不愉快的經歷。

在孩子特別高興的時候,如果不是很急的原則性錯誤,可以過一會兒再指正他。

六、悲憂不責:

孩子憂心忡忡或者特別悲傷的時候,不要責備他。

此時人的負面情緒佔主導,容易使責備演變為爭吵,得不償失,最好先表現對孩子的關切,然後再說自己認為不妥的事。

七、疾病不責:

孩子生病的時候不要責備他。

生病時人體因為生理的痛苦心理也很脆弱。

如果受到嚴厲的責備和埋怨,病情有可能會拖延甚至加重。

讓孩子心情好一點,早點扛過病來再說,才是科學的教育方法。

愛父母的「五不怨」

  1. 不抱怨父母的無能:

沒有人是萬能的,也沒有人是完美的!

父母給了我們生命,費盡心力把我們養育成 人,已很不容易,我們要感恩父母辛苦生、養了我們。

不要抱怨說「爸爸應該是怎樣的爸爸,媽媽應該是怎樣的媽媽」,應該真誠地說:「我接受,你們就是這樣;我接受,是我選擇了你們;我享受你們給予我的一切。」

2.不抱怨父母囉嗦:

父母比我們先來世上,他們先學取經驗、照顧自己,再誕生我們。

當我們出生,用自己餘生的心力來照顧我們成了父母自願選擇的命運:

囑我們穿衣,教我們吃飯,盼我們平安……只有真愛你的人才會去囉嗦你,父母絕不會去囉嗦一個與他們無關的人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